上周五,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《盗墓笔记》正式登陆网络,但遗憾的是,原本好好的一部盗墓小说变成了一部以“护墓”为主旋律的电视剧,而且处处充斥着“上交给国家”这么一句话。
那么,《盗墓笔记》为啥会变成护墓笔记呢?来看看央视新闻官方微信的说法吧。
昨天,首处“公众考古”场所在圆明园西洋楼遗址正式开放,游客可以直接观看考古发掘工作。说到“考古”的话题,脑洞大开的小编,联想到了这两天热播的网络剧《盗墓笔记》......
拥有无数原著粉的《盗墓笔记》一经开播,就创下网络剧日播纪录,上线22小时点击量破亿,瞬间占据微博热门话题。但火爆的人气并不代表好口碑,网友吐槽《盗墓笔记》首播被演成了“护墓笔记”。
说好的下地“盗墓”并没有出现,而是变成了“护宝”?首先,小编要强调一个说法——盗墓是犯罪,而非“违法”!所以,尽管原著小说非常精彩,但放在现实中,从事倒卖文物的故事主角,结局恐怕只有一个——从墓地上来后就被警察抓了…
说到这里,小编不得不提2008年震动全国的长沙“12·29”盗掘汉王陵案。
当时主犯坦言是受到某鉴宝类电视栏目的影响,财迷心窍,走上了这条不归路。所以,不要小觑影视作品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力~
也有意见偏执的人骂考古工作者是盗墓贼,小编在此跟风同大家探讨一下。
先来看看工具:
考古人员手持的工具,对爱看盗墓小说、电影的“铁粉”来说,并不陌生,洛阳铲、手铲、毛刷都是我国传统的考古工具。洛阳铲在早期,据传就是盗墓贼的“专利”。
而洛阳铲,则在考古界被称为“神级装备”。这把铲子,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?我们先来科普一下:
洛阳铲示意图
洛阳铲,用于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,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。据传,洛阳铲为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盗墓者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,并为后人逐渐改进。最早广泛用于盗墓,后成为考古学工具。
除了工具,考古与盗墓的“渊源”还要从中国古代说起,当时没有今天意义上的考古学,而叫金石学,研究暴露在地表上的碑铭文字、青铜器物而已。直到近代,才从西方传来了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学,但刚刚出道时,考古人员经验不足,就只好去请教盗墓贼。近三十年来,有闲有钱者狂炒文物,盗墓贼颇多。贼在前面“盗”,考古学家在后面“抢救性发掘”,一些人就在网上吐槽考古专家没有盗墓贼“跑得快”,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目前文物部门“抢救性发掘”数目远远超过“主动性发掘”,因为通常来说,文物部门是不主动发掘的,这也就造成了“考古跟着盗墓”走的假象。
考古跟盗墓之间,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出于科学、文化的目的,而后者则是赤裸裸的金钱追求。更别提盗墓者的破坏性盗墓,对文化遗产本身带来的巨大伤害了。
2012年,洛阳北魏大墓遭到大规模破坏,建筑材料及随葬品被洗劫一空,底部铺地石、墓道中的木柱被悉数盗走。
在盗掘现场,犯罪分子将遗址破坏殆尽,更有人将文物走私出境,造成巨大损失。由于此类犯罪对文化遗产是毁灭性破坏,长期以来,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始终把盗墓作为打击文物犯罪的首要方向,严打不懈。
中国文化遗产日刚刚过去,今年的主题是“保护成果,全民共享”。说到文化遗产的保护,我们就得先来了解一个摆在面前的事实:
但是在工业化与城市建设大潮中,文物盗窃愈演愈烈、传统建筑消失、文化遗产传承正遭遇瓶颈。
最后,套用习大大曾经在“文化遗产日”的调研上的一段话: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,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,独特的传统气质,才能传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