值得一提的是,这两部电影是上海科技馆上映的最后两部胶片科普电影。待到2022年两座IMAX胶片影院更新改造开始后,上海科技馆往后上映的所有电影的文件格式,将全部数字化。胶片电影在上海科技馆即将成为历史。
上海科技馆展教中心影院管理部部长吴庭旭20年来早已养成了习惯,每天都会提前1个小时赶到机房做映前准备,核对排片表、检查胶片,对机器进行保养,清洁……不能有丝毫马虎,因为胶片上不起眼的一粒灰尘,投到巨幕上,就是一只鸡蛋大小的瑕疵。
工作人员要将一部电影胶片安装上架,也并非“举手之劳”,它背后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操作细节和故事。
以巨幕新片《国际空间站》为例,一部47分钟的科普电影,制片厂送来的是30卷长度不一的70毫米胶片的片段,每一卷胶片都需要放映员剪切两刀,每一刀都不能有任何手感与力道上的犹豫和偏差,再按照次序,首尾对齐,用专业胶带粘贴、拼接在一起。拼接完毕的电影胶片,需要若干个成年人才能抬动。
放映员还需要为电影胶片制作尺寸合适的保护套;准确计算并设置电影菜单的开机、开镜头、关镜头、停机的具体帧数;安装好与胶片同步的声道音轨(中英文版本);设置好开关场亮灯的准确时间……
装上吸附灰尘的崭新颗粒滚轴,开机、点放映灯,工作人员穿针引线般将胶片装上放映机片道,检查完所有的设备无误后,这才能最后按下“RUN(运行)”按钮,开始试映。
工作人员再戴上立体眼镜,完整观察拼接的画面是否有误,如有则要记下问题,或当场停机,分析并解决故障至完美无误。整个流程全部走完,方可谓“新片装好”。
吴庭旭介绍,20年来上海科技馆放映过的胶片科普电影总数超过89部,每年放映场次超过千场。然而现在胶片已经逐步退出主流市场,胶片的片源非常少。数字化改造之后,不仅能使画面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,片源也将更加丰富。至于这些胶片放映机,具有一定的科普展示和收藏价值,科技馆也准备把它们做成一个互动展品,让进入科技馆的小朋友们了解胶片放映机的历史。
疫情发生以来,今年五一上海科技馆的观众接待量首次恢复到100%,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。据统计,5月2日,上海科技馆接待3.04万人次,自博馆接待1.56万人次,两馆合计4.6万人次。